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景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劍一行對我局承擔的晉南紫金山金礦田和中條山北東段垣曲縣-望仙一帶金成礦區進行實地調研并開展交流座談。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王潤福參加座談并陪同調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學彥,局一級巡視員宋儒及局機關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座談。
調研座談會上,毛景文院士在認真聽取相關負責人關于紫金山和中條山幾大中生代成礦靶區的成礦地質條件及以往找礦成果的匯報后表示,加速發展能源工業,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也是當前地勘企業責無旁貸的義務。當前首要任務是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既要貫徹新發展理念,處理好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又要秉持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找礦理念,全力推進綠色勘查和綠色開發。充分利用中條山得天獨厚的成礦地質條件,運用前沿找礦理論,引進新方法新技術,努力實現找礦新突破,推動地質找礦工作再上新臺階。
王潤福代表局黨組重點介紹了我省地勘單位改革的架構、模式、運行情況以及當前山西地勘行業的發展形勢。他談到,中條山地質找礦工作潛力巨大,二一四地質隊有限公司立足運城,圍繞中條山開展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80年代,先后探明了銅礦峪、篦子溝、胡家峪、桐木溝、老寶灘等銅礦區,為國家建設提供了急需的礦產資源。希望二一四地質隊有限公司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抓住機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加強與院士專家的深度合作,及時更新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積極參與到中條山新一輪找礦工作中來,為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取得突破性進展作出山西地勘單位應有的貢獻。
期間,毛景文院士一行先后深入曲沃縣紫金山一帶和垣曲縣沙寶河-望仙中生代巖漿構造活動帶進行了實地調研,針對性地分析了區域內出露的晚中生代巖漿巖規模、巖石特征和古生代蓋層地層對成礦的影響,以及沙寶河礦區大規模低品位金礦化的成礦機制和資源開發利用的可行性,為下一步在區內開展地質找礦工作拓寬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局官網)